在中国历史上,虞城叫西虞而浙江的上虞县现上虞市 叫东虞古代的国号都叫虞,而且称虞的年代都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这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如果仔细研究东虞与西虞,在古代中国不但关系密切,而且渊源颇深。
东虞西虞的历史记载
虞城,早在公元前21世纪,夏禹继承虞舜的王位后,封其子商均于此。商均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商均死后葬于虞城县城北13公里的利民镇。商均原名叫均,因受封于此地,原属商族,故称为商均。直到公元596年,隋文帝将当时的虞县改称虞城县,虞城之名自此开始。上虞,在浙江省绍兴市东部,秦置县。《辞源》记载:“上虞今县名,地名虞宾。舜避丹朱与此。”《路史》说:“舜之支庶或食上虞。”清《越中杂识》记载:“虞舜子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从虞称国,故曰上虞……”《浙江古代史》云:“舜有庶子七人,分布在余姚、上虞、濮阳、余虞、西虞、巴陵、衡山、长沙等地。因此上虞、西虞今虞城 都是舜后代所封土地。”《上虞县志》首卷序记载:“上虞为东越望邑,由帝舜封支庶得名。邑所县名以舜封也。”《舜帝庙志》卷一 也记载:“虞舜支庶封地。”同时,上虞出版的《虞舜文化》所引的史料也记载商均为舜帝的长子,封在梁国,现河南省虞城县。根据张元鉴撰写的《纂修虞城县志序》中记载:“昔虞帝商均封于豫,其支子封于越,皆国号虞,不忘本也。自封建变为郡县,豫之封国曰虞城,越之封国曰上虞。余上虞人也,而作令虞城,生与仕皆系帝裔旧封,不可谓非天假之缘。”可以看出知县张元鉴家是上虞人,正好在虞城做官,他的家乡也是舜支子的封地。支子:宗法制度下称嫡长子继承先祖嫡系之子为“宗子”,嫡妻之次子为“支子”。张元鉴还写道:“忆余初莅兹土,在已酉之冬,下车后即躬谒商均墓……余以东虞之人而修西虞之志……余于此窃有深幸焉。”由此可知,张元鉴在做虞城县令期间,对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从两地史料记载看,虞城和浙江上虞同是舜帝后代的封地。据上虞市《虞舜文化》一书记载“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第三妃登北氏生霄明、烛光两女,另有庶子7人。商均多才多艺,是中国弓矢和舟船的发明者,曾受封于梁国虞城,成为商朝的先祖,舜的大部分族人则大举向南、北、东方迁徙,如上虞、余姚等地。”
两地的历史渊源
要考究两地的关系,还得从尧帝和舜帝说起。据《汉书》载,尧帝系唐帝的妻子陈丰所生。“陈丰生帝尧,封于唐”。据《史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下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即是说尧帝在舜五十岁的时候已经让他开始替尧管理天下。还云:“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以上记载说明尧有儿子丹朱,舜有儿子商均,而尧帝为什么不把帝位让给儿子丹朱,而让给舜呢?
据《五帝本纪第一》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下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不之丹朱而之帝,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据《辞海》记载,丹朱,传说中帝尧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傲慢荒淫,尧以禅位于舜。原来尧帝在七十岁的时候让位于舜,二十八年以后死去,不让位于儿子丹朱的原因是由于丹朱的品德不及舜,如果让位丹朱,则天下面临困难而只有他一人得利,让位于舜则天下得利只有丹朱一人受到影响。
那么,丹朱和舜是什么关系呢﹖据《辞海》介绍:“舜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号有虞氏,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据《史记》记载,娥皇、女英是唐尧的两个女儿,同嫁舜。舜升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后舜外出巡视,死于苍梧,她们两人赶至南方,也死于江湘之间,相传她们哭舜的眼泪染竹成斑,称“潇湘竹”。韩愈谓屈原《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就是她们两个人。原来,尧帝和舜的关系是翁婿关系。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同时嫁给舜,加上舜的天下威望极高,难怪圣明的尧帝不把帝位传给丹朱而禅让给女婿了。舜为了躲避丹朱的追杀,到了南河之南,南河,九河之最在南者。舜到老年把权力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自己则巡游天下,南巡至苍梧之野,不幸遇疾而故,终年百岁,在位39年,备受后世推崇的虞舜盛世,永垂史册。
商均是中国弓箭和船的发明者
据历史资料记载,商均是渔猎时代中国伟大的发明家。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中说:“《海内经》云,义均是始为巧亻垂,义均即商均。”亻垂就是弓。《苟子》一书也提到义均始作弓矢,义均即虞均。与此相应的是《墨子》一书也写道:“虞作舟。”《墨子》又云“亻垂作舟”,商均造亻垂,故有人又把他叫作巧亻垂,所以亻垂即是商均,与虞均是一个人。既能造弓,又能造船,这在远古中国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发明。商均又是如何封虞的呢?《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乃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夏禹乃黄帝的玄孙。集解谯周曰:“以唐封尧之子,以虞封舜之子。”《括地志》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宋州虞城县,舜后所封也。以虞城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虞国,舜后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于商,故为商均也。”《汉书·律历志》云:“封尧子丹朱为诸侯。商均封虞,在梁国今虞城县也。”以上记载说明,如同尧让位于舜,舜让于夏禹一样,两位先帝都没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儿子,而把王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人。夏禹践天子位后,将舜子均封邑在梁国的虞地,即虞城,将其中的一个支子封在越地,号曰上虞。据《虞城县志》记载:“知县张元鉴,浙江上虞人。举人。雍正三年任即1729年 。实心爱民,惠政多端,以盗案挂误解任日,不期而集者千余人,拥衙号呼,其感人之深如此。”张元鉴1740年离任,在虞城任知县12年,这在历史上任职时间之长也是很罕见的,在虞期间口碑好,威望高,他在撰写的志书序中所认定的“商均封于虞,支子封于越,皆国号虞”,有史实依据。
从以上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上虞和虞城有历史渊源,两地同是舜帝后代的封地。如果将历史资料连结起来,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远在尧帝时代,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同时嫁给了当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舜。而尧帝的儿子丹朱不肖,受到四方诸侯的抨击,这使本想把帝位传给儿子的尧帝大失所望,毅然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将帝位让给了女婿舜。舜为躲避丹朱而逃到南河之南,后来舜的强大迫使丹朱成为属国,舜又将帝位传给了天下威望很高的夏禹。夏禹践位后将舜帝之子商均封于梁国的虞地,将支子封在越地,并同号称虞。因越地在东,虞地在西,故历史上出现东虞和西虞。
虞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贤明帝王,是中华民族开创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大思想家孔子、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等人对舜歌颂备至。虞舜勤政爱民,虚心纳谏,开拓进取,严于律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虞舜精神和蕴含丰富内涵的虞舜文化必将促进河南虞城和浙江上虞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作者系虞城记者,本文由市政协阮其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