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阳谷蚩尤文化研究会和中国先秦史学会东夷文化研究之邀,上虞虞舜文化研究会老会长吴宝炎、绍兴学者张钧德以本会副秘书长的身份,于2025年10月24日至27日,赴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参加“2025·东夷故都学术研讨会”.
东夷文化指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大致历经了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再经过夏商周三代后与齐鲁文化衔接。史前东夷古国时代约在公元前2600至公元前2000年普遍出现了史前古城。古新时代以来,山东大地上陆续发现了章丘城子崖古城遗址、寿光边线王古城遗址、邹平丁公古城遗址、滕州庄西里古城遗址、临淄桐林古城遗址、茌平教场铺古城遗址五莲丹土古城遗址、日照尧王城古城遗址等,而所有这些史前古城中发展程度最高的,应当属阳谷景阳冈龙山古城。
吴宝炎和张钧德提交的论文是联合署名的《鲁越二地文子(计然)踪迹考察》。文子就是越国时候的八大臣计然或计倪,他本“葵丘濮上人”,其地在现在的鲁西豫东之间,他也是老子的学生,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强国计划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为避“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之祸,又辗转回到故地,在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当时的国家高等学府著书授徒,书名就叫《文子》,后世便以“文子”称呼他。他在上虞的遗迹则集中在陈溪乡的太平山,在绍兴城乡和山东各地就更多了。正由于他的原因,所以太平山成了道教胜地。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按东道主的安排观看了苗族歌舞文艺晚会,参加了公祭蚩尤大典,考察了景阳冈史前古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