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典故

为村子讲一个真实可靠的故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4-24   点击:1601   来源:绍兴市上虞区虞舜文化研究会
  东汉末年,于吉在太平山编著经书《太平经》,1941年5月,民国县政府迁至太平山,2009年,通往龙潭坑溪谷的简易公路建成……陈溪乡太平山村,自有记忆以来的1800多年历史,都由一位退休教师写进了一本名为《太平山村志》的书里。据了解,这一本书的编写工作历时两年,上溯该村开始有人聚居的东汉时期,下至2012年底,其间跨越1800多年,涉及古遗胜景、自然资源、社会生活、民俗文化、公益事业等十个大类。日前该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两年金老师跑进跑出,为我们村做了件大好事。”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金秋丰告诉记者,村志编成了,全村人都高兴,头份功劳要给金慎言老师。记者了解到,书记口中的金老师也是太平山村人,现居住在丰惠镇上,今年已有77岁。为了编好村志,金慎言不光两地来回跑,还新学了电脑,想想也是蛮拼的。
  表弟的寻根之行,
  给了他最初的动因
  金慎言告诉记者,编修村志的最初动因,其实来自青岛表弟的回乡之旅。这位表弟,名叫金钢,8岁离乡。在离乡之前,小表弟最常干的事,就是晚饭后缠着“阿言哥”讲故事。2007年春,金钢重返太平山村,已时隔40多年。走石弹路,攀龙潭坑,寻南天湖,听民间传说……家乡的草木山水,古迹传说,在游子金钢眼里,变得熟悉又新奇,也吸引着他多次回乡。2011年,金钢和妻子一同编写的《故乡心语——太平山寻踪探秘》出版,这让其间一直陪同做“导游”兼“顾问”的金慎言也重新打量起这个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小山村。
  “只缘身在此山中,反而蒙蔽了。”金慎言说,表弟的书出版后,也引起了上虞地方志办公室的关注,此后不久,该办的王冠群、李金海、王伯安又实地踏看了村里的“一村一品”文化展板,一致认为太平山村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均有着独特的史存价值。而“一村一品”文化展板的文字稿即出自金慎言之手。
  “有这么好的东西,又有会写的人,足可以写一本村志。”王冠群、李金海、王伯安三人得知金慎言既是太平山村人,又是语文教师出身,笔杆子功夫硬,当下便对其做起了动员工作。2012年8月,村两委正式组建编委,村志的编纂工作就这样起步了。
  挖取第一手资料,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写村志,最好的是第一手资料,而这第一手资料最好的来源即是事件的亲历者。从2012年9月开始,已迁居丰惠10年的金慎言,一周里有两三天都泡在太平山村,寻访老人,做笔记,也由此挖了不少好东西。
  旧时太平山村有不少民间“会”,每个会都有自己的“会田”。会的活动资金就从会田中出。对这点,村中的金国祥老人最具“权威”。也从他口中,金慎言才了解到,一个小山村,居然藏了13个会,而且均具有浓厚的民间公益性质。其中有个名为“白露”的会,是专门用来修路的。原来,太平山村有在白露节气修路的传统,每到这一天,村民会自发组织起来,随带工具,对村里的破损路段进行修复,除老弱病残外,各家都参加。
  “没人说,就再没人知道了。”金慎言告诉记者,就在去年,金国祥老人去世了。这也是他第一次体会到,写村志,其实是个与时间赛跑的事。1941年5月21日,民国县政府从丰惠迁至太平山村,是个大事,但当时金慎言还只有3岁,尚不记事。一番打听,得知章镇陈庄有位叫陈济钦的老人,当年恰是县政府社会科的工作人员。尽管2013年2月拜访之时,老人已93岁高龄,但让人惊喜的是,老人思路清晰,为村志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太平山村有多少地下党,土改时土地怎么分,合作社到底怎么运作,村中的民间戏曲班“十番会”又有哪些行当?张伯久、张水苗、金谷范、金孝元等诸多老人的记忆均也为村志添上了翔实可靠的一笔。
  新学电脑写作,
  感觉越来越离不了
  2013年6月,村志第一稿出来了。金慎言把手稿送到了上虞地方志办公室,不久后,就收到了由张忠校老先生写的三页修改意见。
  “章节要调整,语言风格也要改,头脑都要懵了。”金慎言说,他的初稿都是用手写的,这样大幅度地动起筋骨来,相当不方便。不过,读高中的小孙子告诉他,这要是放在电脑上做,就变得相当方便。可要一个76岁的老头子新学电脑写东西,谈何容易?而对金慎言来说,第一关就是要丢弃对电脑的极度反感。原来,此前为了阻止小孙子玩电脑游戏,祖孙俩还发生过矛盾,一次实在忍无可忍,结果两棒下去,把显示屏都打裂了,而现在居然要和小孙子“沦为一伍”,这爷爷的威严要往哪儿搁?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之前也吃了不少让人打印的苦头:打印求速度,常有标点随意,字词误打的事发生。这么一来,求人还不如求己。
  爷爷要学电脑,小孙子也高兴。从选电脑,到购置手写输入工具,打印机,就都是小孙子帮忙张罗的,自然小孙子也成了爷爷的电脑“启蒙师”。记者了解到,现在金慎言不光能熟练地用电脑写文章,还申请了QQ,传发资料也再不用像之前那样跑来跑去,一拉一点只消几秒钟。
  “太方便了,感觉越来越离不了。”金慎言说,村志能顺利完成,多亏了电脑,不然不晓得要写到猴年马月。而另据了解,在村志之外,金慎言的写作热情也越来越高,如今,已有六七万字的回忆文章见诸各报刊杂志。而每天坐在电脑前写作,也成了他退休生活的重要部分。